数字基建 | 历史文化型街道活力提升与场地文脉耦合及设计探索——以龙岗区甘李路为例
依托国家推行的城市“文化+“发展战略,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对其经济、社会以及城市活力的影响愈发重要[1]。街道是城市最基本的公共产品,是与城市居民关系最为密切的公共活动场所,现代城市的建设从增量规划向存量转型,需要更加注重对街道空间的建设模式进行创新,使街道成为城市历史、文化重要的空间载体。对于历史文化型街道,既要解决潮汐式游客带来的交通压力、满足游憩功能,同时也需要作为场地文化的载体[2]。然而,目前国内63%的历史文化型街道均存在一定程度的过度商业化、同质化问题;46%的道路不具有独立非机动车道,大部分主要满足机动车通行;28%的道路不具有显著的文化特色。因此历史文化型景观道路不仅需合理分配路权,满足基本街道功能,其如何依托资源禀赋展开规划设计,成为我们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针对以上,本文以深圳市龙岗区甘李路为例,探究历史文化型街道如何结合场地文脉进行综合提升。
01 道路活力提升与场地文脉的耦合关系
在物理学中,耦合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系统或运动形式通过各种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的现象[3]。文化型景观道路规划设计过程中,文脉与设计是相互协调、相互作用的。一方面,场地文脉指导了历史文化型街道的综合提升,给街道空间塑造、景观场所营造、周边业态激活、道路设施设计提供了元素及依据;另一方面,街道空间作为历史文化弘扬与传承的载体,其风貌复兴将使得城市历史空间活力再现,从而提升历史文化街区整体的环境品质和地块价值。
02 历史文化型街道需求分析
根据国内外相关城市完整街道设计导则,街道按功能分类划分为服务街道、商业街道、交通街道、景观休闲街道、工业街道五大类,不同用地分类伴生了不同的临街业态,产生不同的人群活动需求,最终决定了街道场所功能需求的细分。历史文化型街道归类于景观休闲街道,主要为城市次干路、支路及巷弄等,周边用地类别为文物古迹用地(A7)、康体用地(B32)、公园绿地(G1)及广场用地(G3),常见业态包括公共服务、零售商业、公园景观、旅游景观、滨水景观。区别于商业街道大类吸引的购物、娱乐等行为、工业街道需满足的通行与交通功能、服务街道吸纳的休憩、健身等氛围,历史文化街道更需满足游览观光、游乐嬉戏、驻足停留的场所功能。其典型设施要素包括连续步行通道(不小于2m宽)空间、非机动车停车带、路段过街设施、步行道之外的退界空间、街道家具、街道绿化景观、旅游服务设施、文化景观地标物等。
图1 街道功能分类与场所功能要求匹配关系[4]
本文将结合场所需求,以甘李路设计实践为例,探索历史文化型街道与历史文化及空间活力的耦合机制。
03 甘李路历史文化型街道品质提升方案
1.历史溯源
深圳客家于清初开辟客家地区,是客家”第四次大迁徙”运动中大典型,拥有自己独有的特色,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脉络。泉源甘甜,是为甘坑。从千年前南迁的客家人,到360年前于甘坑开基立村,文脉永续,绵延不绝。经历了世代迁徙的沧桑变迁,甘坑客家形成了“凉帽”“排屋”“清明果茶”等独特文化,其与传统客家有所合又有所不同。挖掘甘坑客家文化的特色对于甘坑客家小镇、甘李路景观设计都具有重要意义。
图2 客家文化
2.审时相地
(1)区位定位
甘李路位于深圳市龙岗区甘坑客家小镇南门,研究范围起于秀峰路口、终至甘坑新村东南门,全长约1.13公里,双向四车道,道路红线宽27.5m,是联通片区内外交通的重要城市次干道。结合“文化旅游+数字创意”,甘坑新镇着力打造文旅科技生态小镇、西龙岗生态休闲服务中心、ICT产业拓展区。甘李路之于甘坑新镇,是甘坑地铁站进入拥有六张国家级名片特色小镇空间序列的唯一通道,是联通甘坑片区内外交通的重要城市次干道。甘李路是展示甘坑新镇“广东省唯一的国家文化旅游融合先导示范区”的重要形象大道,其品质升级将实现甘坑小镇的旅游体验升级。
图3 区位分析
图4 场地现状
(2)发展机遇
前期设计团队通过全路网、主要时段步行和自行车交通流量观测(10余次),分时段、分人群问卷调查(700余份),街道工作日、节假日的活动人群、活动特征,居住及旅游人群需求调研等,形成了甘李路全方位的街道画像。分析数据显示,地铁10号线开通后,甘李站至甘坑客家小镇路段的车流量显著减小,路段整体骑行需求较小,步行需求较大,亟需加强地铁站与客家小镇连接的慢行服务。但走进其中,却发现慢行断点、占道停车、空间消极...街道甚至不能满足基本的通行功能,缺乏对邻里空间的组织、缺乏沟通交流的公共空间,缺乏从地铁站进入客家小镇的游览序列。通过的需求、杂乱的界面与文化割裂感使场所矛盾重重。现在,结合地铁10号线的建设开通的契机,甘李路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如何结合小镇独特的文化形象,如何记录甘坑客家的历史文脉,如何科普甘坑独特的客家文化,是景观设计的重要思路。
图5 地铁开通前后交通流量
3.设计方案
对场地周边环境充分调研之后笔者发现,甘坑片区甘坑水库生态基底优渥,碧波荡漾,青山环绕,数千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鹭在此处驻足,展开双翼翩翩起舞;或而成群结伴,涉水而来。因此,设计师以“白鹭“为表达符号,以“白鹭娉娉,意境甘李”为设计主题,以历史脉络为线索,将客家文化符号嵌刻其中,以图像元素糅合小镇文化,展开自然生态、农耕文化、客家历史于一体的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旅程,营造“白鹭随风起,满目水与月”的唯美意境。设计重新整合资源,旨在改变功能单一的既有设施并建立新的公共空间,打造深圳第一条历史文化结合客家文化的城市景观道。
图6 设计演变
图7 总平面图
(1)完善功能:慢行系统 · 文脉山河
道路作为交通的通道,这是其首要职能。城市慢行系统设计应考虑连通性、便捷性、安全性,优先提升公共交通服务功能,在保留用于公共交通的现有土地和建筑物的基础上,确保慢行交通线路设计拥有足够的新空间[5]。因此优化道路慢行交通、改善城市交通压力,解决从地铁、公交等公共交通站点进入景区的“最后一公里”是历史文化型景观大道设计需首先关注的问题。
本项目中,设计基于现状道路空间,结合道路两侧用地和道路空间布局,调整断面功能,完善慢行系统。通过空间优化疏解慢行压力,根据道路两侧交通流量、人流动向,分散地铁人流,形成西慢游、东快走的游线。道路东侧街道采用铺装划线及设施引导,便于非机动车骑行;道路西侧街道采用统一铺装,便于行人通行。
图8 完善慢行系统
道路设施包括基本类设施要素(交通标识、信号灯、路灯、监控设施、公共设施箱体、垃圾箱、公交站、公共自行车停放点、护栏等)及提升类设施要素(休憩座椅、沿街小品、非机动车停放点、街头辅助服务设施等)[6],从属于道路的街道除了交通的功能,还担负诸多社会功能,如生活服务性、观赏性,其内涵比简单的道路要丰富许多。针对历史文化型景观道路,除必要的基本设施要素,也应根据其人流量大、人群停滞时间长、休憩需求强烈等特点,重点关注座椅、导览标识系统、无障碍通道等设施要素的设计,引导人们进入景点,同时体现道路设计的人文关怀。
图9 Logo及标识系统设计
设计者将甘李路之”甘“字揉入客家围屋之建筑形式,一条条纹理搭建出屋顶脉络,形成具有文化意义的慢行系统logo,营造龙岗精致、品味后街,精细式“家族化品牌形象”,于细节之处增添感动。建成后的甘李路缔造了从甘坑地铁站至甘坑客家小镇的游览序列,传承了客家历史文脉。提供给人们使用便利的同时,也需要居民、游客、政府的共同维护,同时可以通过举办展览、节日庆典、学校研习活动,增强文化认同感。
图10 丰富的场地形成全龄共享的社交空间
(2)关注生态:雨水花园 · 聚水而乐
城市街道景观要素的生态设计包括雨水管理、透水铺装、街道植物等。如将街道路面上的雨水引入到种植池、路牙石扩展池、雨水渗透园和种植沟;在选择步行道铺装材料时,重视铺装材料的生态性,从而减少雨水径流、有效阻止地基下沉;通过绿屋顶、绿墙、行道树来减少热量,并结合本地区的气候特征进行合理的植物配置等。历史文化型街道景观的生态性不仅体现为单一元素的使用,还需要综合运用各类设计方法实现街道的可持续发展,包括行道树、洼地、生物滞留池及透水路面等要素在内的绿色街道不仅能为人们提供慢行道及栖息地、提高社区的宜居性,且能够有效处理场地雨水,使得街道上的动物、植物、微生物作为有机体,与路面等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7]。
甘李路道路东侧设计雨水花园,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通过植物、沙土的综合作用使雨水得到净化,并使之逐渐渗入土壤,能够起到调节、补充地区水资源和补给地下水资源的作用。不仅可以收集雨水、重建水循环,还能净化空气、缓解城市热岛效应、保护片区生物多样性。植物配置上,根据雨水花园中种植区不同的水淹情况,将雨水花园种植区分为蓄水区、缓冲区、边缘区,充分考虑不同植物的耐淹、耐旱特性。观赏草选用羽绒狼尾草、细叶芒;观叶植物利用了花叶美人蕉、花叶芦竹、芙蓉菊、金叶石菖蒲、狐尾天门冬;观花植物选用了紫花马缨丹、蓝金花、花叶美人蕉、蓝雪花。
图11 海绵城市在客家文化中的智慧(自然生态计划)
建成后的雨水花园通过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了环境中空气的湿度与温度,改善区域小气候环境,同时,通过后期妥善的维护为凉帽山附近鸟类、蝴蝶等动物提供食物和栖息地,提升了生物物种多样性。
(3)讲求美学:南门广场 · 引境入画
芦田义信在《街道的美学》中提出街道美学包括街道的自然特征、美学规律、人文特色等,这些要素,构成并创造了街道人性化环境的视觉秩序:街道空间内部秩序与外部秩序互相渗透、街道建筑外观原本的轮廓线与临时附加物构成的二次轮廓线、街道反映的风土人情与生活美等,共同使得街道更具魅力。街道不仅是城市景观的组织骨架,也是景观观赏、体验场所,是城市对话的发生地,也是城市社会活动和经济活动的动脉[8]。历史文化型街道作为连通城市与景点的唯一纽带,不仅要满足以上功能,也需丰富街道空间构成,实现街道景观艺术化与功能化相结合,打造高品质人居环境,使人可走、可留、可游。
本设计中,客家小镇南门广场面积约4876㎡,原为秀峰工业区商业用地,重要的临街空间被建筑占据,导致其无法满足南门主入口人流集散功能。南门广场正对甘坑客家小镇,它是人群动线的起点,也是客家小镇的门面。以广场南城门为界,内巷曲折深巷,青砖黛瓦,走进其中,如同踏入了一幅淡彩的水墨画中;外街空间丰富,现代简洁,其浓厚的文化氛围激发人们一探究竟,城内外以一个故事表达了两种情境。南门广场作为进入小镇的集散入口,其对原有的街巷空间进行复刻并解构,形成一处现代的文化互动空间;同时与古镇大门时空碰撞,与墙后的沉浸式古城形成对比。
图12 历史与现代碰撞的广场空间
无动力画卷创意来自于儿时的跑马灯,基于摩尔纹和运动错觉的原理,通过人眼和孔洞的相对移动,童年的画片展现农户耕种、山水人家的隽永,步移景异,乐在其中。
图13 摩尔墙创造互动的文化探索
在展现客家历史文化的同时,设计团队也将白鹭这一甘坑形象IP融入广场设计,从而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平衡。飞鸟造型的廊架提供了开放多元的休憩场地,也使得整个空间更加灵动。消极的边坡简单复绿作为飞鸟廊的背景,营造白鹭归来甘坑葱茏、四山环绕活水长流的画境。施工过程中,团队回收场地中原有材料进行再利用,将原有场地价值发挥到最大化。
图14 白鹭元素的设计应用
(4)凸显文化:客家元素 · 印记甘坑
城市街道景观文化性包括自然要素及历史要素两方面,自然要素包括当地特有石材应用种类、乡土植物丰富度等,历史要素包括文化雕塑数量、文化景墙数量、历史遗迹数量等[8]。历史文化型道路景观若没有地域文化特性作为内涵,则难以体现其场所精神,更无法引起人们对其强烈的认同感和街区的归属感。给道路景观赋予丰富的地域文化内涵,必须从现状着手,挖掘当地个性、历史的元素,将其融入到道路景观设计中,强化道路景观的特色[9]。将基本元素的形态、色彩、材料、建筑形式等形态学的直观效果与文化的精神层面的共鸣效果相结合,从而使历史文化型街道与历史文化的耦合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道路西侧,设计团队将“甘坑山下,凉帽人家”、“三百年岁,源远流长”、“三合土筑,百世传家“、”山歌传唱,响彻龙岗“等传统客家风俗形成图文嵌刻于地面,行人、游客在此踱步,观赏着街道空间记载的文脉印记,往来人群车辆掺杂在甘坑历史建筑光影中,开启进入客家小镇的游览序列。
南门广场的设计巧妙地运用客家特色建筑元素屋脊、檐角、青砖、瓦片等,通过重构,融入到艺术地形、广场坐凳设计中,点滴细节皆是客家文化的缩影。通过不同的设计语言、材料选择,让更多的人得以走进其中,领略传统文化之魅力。
图15 艺术地形提取屋脊元素
南门广场上错落分布的五个不同主题的景墙充分体现了历史文化道路与历史文化的耦合。以文化场景为核心,通过融入甘坑、龙岗乃至大区域的客家文化细节作为图像呈现,生态农耕、和谐共存,传承文脉、遇见未来,人们从这里开启一条贯穿着传统聚落人文与历史脉络的探访路径。
图16 时光浮影景墙展现客家风情
设计共建成5个时光景墙、96m长地刻长廊、13个含特色logo的休憩座椅、1组”白鹭齐飞“雕塑,挖掘了包含地域特色、时代特色、历史文物遗址保护、人文景观丰富度在内的在地文化性。新种宫粉紫荆行道树、两处雨水花园,实现全段连续的林荫系统及街道可持续发展。同时,依托客家人天人合一、与生态和谐发展的理念,举办艺术文化节十余场:小凉帽国际绘本大赛、小凉帽文化节、小凉帽灯笼节等,构成小凉帽、白鹭的故事固化、活化传承的基础。同时与非遗工匠进行互动,开展“甘坑凉帽”非遗文化艺术节;以甘坑凉帽文化为主线,集中展现了客家舞蹈、客家服饰、客家手工、客家农耕等一系列具有浓郁客家特色的传统文化。建成后通过回访当地居民、内外游客及小程序选票等方式,收集700余份调查问卷,获选龙岗区最佳宜居休憩胜地。
图17 甘坑特色文化街区建设
改造后的甘李路交通流量调查数据显示,甘坑客家小镇南门出入口人流量较改造前增加29.1%(周末及节假日数据),甘坑站A、B出入口人流量较改造前增加28.2%。出行热力图显示,改造后南门广场附近及甘坑地铁站A出口人群密度较改造前显著增加。
图18 改造前后甘李路热力分布图及人流量对比
结语
历史文化型景观道路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承担着连通城市与景区的交通服务功能,更是城市形象的重要展示空间。本文通过龙岗区甘李路景观设计实例,以道路景观如何与场地文化耦合为出发点,探讨如何通过历史文化型道路景观体现当地的文化特点,使得客家文化在古镇围墙之外有了呼应的场地,东西南北人流在此交织汇聚,进而产生多彩丰富的场景现象、自然而然的人本空间,建成后的甘李路解决了从甘坑地铁站至客家小镇南门的“最后一公里”问题,通过新街道与新古镇的对话,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前往。设计通过历史文化型景观道路的塑造,实现了在地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提升了城市的整体形象与辨识度。
yh86银河国际成立25周年,我们依托规划业务牵引,发挥城市空间规划、市政设计、景观设计和智慧交通工程等多专业协同优势,推动交通、城市、景观、智慧等多专业融合,推动城市交通基础设施高质量落地与运营管理提升。从交通治理到街道治理、再向城市治理跨越的整体解决方案,在福田、前海等地落地示范,实现街区治理的科学化、精细化和智能化,为市民打造宜居、幸福的高品质智慧街区。未来我们将持续挖掘城市文化,将文化植入街道、将传承深入人心,持续构建安全、活力、绿色、智慧的一体化未来街区。
参考文献
[1] 王瑞, 余侃华, 蔡辉. 历史文化街区品质提升与空间活力耦合及规划调适研究——以西安市小雁塔历史文化街区为例[C]// 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2018.
[2] 杨玉奎. 旅游型小城镇交通性景观大道横断面设计的新思路——以阳朔县新城区山水大道为例[J].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3(4):4.
[3] 刘端, 张军, 时朋飞,等. 基于耦合模型的美丽街区旅游化发展模式和路径探讨——以武汉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为例[J].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8, 34(4):7.
[4] 马俊来. 面向规划衔接的完整街道详细分类方法[J]. 城市交通, 2021, 19(4):12.
[5] 黄明政. 健康视角下的慢行交通规划设计探究[J].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1(14):4.
[6] 张杰. 城市道路品质提升过程中设施带整合与优化设计[J]. 交通与运输, 2020, 36(1):5.
[7] 黎铠鸣, 安琳莉. 城市街道景观的生态性及设计方法[J]. 黑龙江科学, 2019, 10(18).
[8] 田蔚然, 徐燕玲, 黄莹. 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在城市街道景观评价中的比较分析[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
[9] 倪文峰, 张艳, 车生泉.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中的地域文化特性——以重庆市渝北区兰馨大道景观设计为例[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2008(04):326-331.
客户/开发商:深圳市交通运输局龙岗管理局、龙岗吉华街道办事处
代建方:深圳华侨城文化置业投资有限公司
合作方: (建筑单位、施工单位等)深圳市天青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景观设计院
撰写:张 宸
审核:高 杨
审定:程智鹏